十三屆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、副秘書長、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
國際上一個人一生要換十次職業(yè),過去大學里面的定向,定了某一個專業(yè),然后就根據(jù)你的這個專業(yè)來就業(yè),未來根本行不通的。國內的大公司,就職對口率不到10%,任何一個部門在招收人才的時候,你要想專業(yè)對口是不可能的,更重要的是什么?學習能力!2015年世界教育創(chuàng)新峰會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調查,問世界上的教育家,當時也給我發(fā)了一個問卷,你認為現(xiàn)在學校里學的這些東西能保留多少?你們猜猜是多少?17%,全世界教育家平均的答案是保留17%,也就是說你們現(xiàn)在學的83%的東西是沒用的,什么是有用的?2015年以來我一直在想這個事情,我現(xiàn)在在構建新教育的未來課程體系,我認為未來學這么幾樣東西。
第一是生命教育。教育首先為生命存在,首先要教會人們活得更長的知識,以及安全、健康知識,怎么吃藥、怎么運動等等。第二,作為一個社會上的人,怎么讓別人喜歡你、怎么和人交朋友、怎么受人歡迎和受尊敬的人,這些東西也很重要。善是公民教育的重心,未來的公民必須要有公民能力,要有社會責任感,讓他知道怎么開會、怎么選舉、怎么對待社會事務,怎么積極參加社會生活?尤其是能力,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能力訓練來解決公民的問題。第三,我們都是有精神生活的人,僅僅活得更長是不夠的,我們要過精神生活,那我們就要有價值觀、要有信仰,所以通過生命的強度、寬度和高度,我們構建起了這門課程。在生命之上是真善美,因為教育就是要幫助人真正真善美,什么是真?我們提出兩門課程,大科學、大人文,我們想構建一個從小學一直到高中一貫用的14個大科學概念整合的科學課程,所有人都要學科學課程?,F(xiàn)在小學、中學有專門的哲學課,其實哲學就是自然科學的數(shù)學,比自然科學還要重要,怎么把哲學、歷史、地理、文學打通,我們提出了一個大人文,從小學一直到高中,也是貫通的,這是解決真的問題。
現(xiàn)在我們的藝術就是美術、音樂,遠遠不符合當代藝術發(fā)展的樣式,所以我們把音樂、美術、電影、戲劇、創(chuàng)意、設計、雕塑等等這些綜合的藝術形態(tài)融入一門大藝術課程。但是這些東西不是教育的全部,更重要的是個性化課程,個性化課程未來一定會超過50%,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構建,完成人生的選擇。未來的個性化課程是在全國甚至世界的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,在不同的地區(qū)有不同的學習中心,一個學生可以全身態(tài)的學習,整個學習是全時空的,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個性化的學習。(節(jié)選自現(xiàn)場錄音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