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波華外高中部 戴巧英
高中部自實施新課改以來,無論對學生還是老師,無論從教法還是學法都有很大的改變。曾在一次教學比武中一堂看是簡單的英語課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,主講老師將綜藝活動《running man》中團隊協(xié)助精神應用于課堂的小組合作探究模式,讓小組學習帶動個人學習提升課堂學習效率。
高效的課堂教學創(chuàng)造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:如何讓自己在教學的隊伍中永不掉隊呢?
一是要進行有效備課。備課中不單純備教師如何教,更要備讓學生如何去學,找準學習知識到轉化能力的切入點,做到放矢有度。最主要的是教師應從備課中深入教材,做到深入淺出,把資料備厚,教材講薄,對教材進行咀嚼并加以消化吸收,和自己已有知識渾然一體,才能使傳授的知識自然、完整。有效提煉問題的精髓,再施加師生的情感,這樣的課堂才夠精彩,智慧。
二是教師的知識面廣且要有深度。教師的知識和能力儲備量,必須能滿足學生的需求。正如通常說的“一桶水和一杯水”問題,教師才能得心應手,深入淺出,課堂教學才能智慧、高效,才能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新型人才。經(jīng)過思考得出的結論,鍛煉了思維,培養(yǎng)了學習品質。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(tǒng)教學模式,充滿了生機和活力。問題中鍛煉思維,樂趣中陶冶情操,自主中塑造個性。這才是素質教育下的精彩、高效課堂。
三是善于寫教學反思。要想使自己課堂精彩、高效,教學反思顯得尤為重要,不會寫教學反思的教師,不會成為名師,平時的教學中,做“有心”行動,表現(xiàn)為對實踐反思,在實踐中反思,為實踐而反思,在行動中反思,以行促思。要想寫出有說服力、切合實際的反思,一定深入真正意義的課堂,認認真真加以研究,研中求樂,研中求思。這樣,教師才能得以發(fā)展,才能打造出精彩、高效課堂。
四是教學要附有智慧。溝通和交流是課堂教學的永恒主題,教師的啟發(fā)和引導、學生的思考和參與,都是通過教學語言傳遞的。教育家夸美紐斯曾形象指出:“一個能夠動聽地、明晰地教學的教師,他的聲音像油一樣,浸入學生的心里,把知識一道帶進去。”記得看過一部電影《天堂上的孩子》。學校將全年級所有問題學生組成一個班。那是我第一次上課,課堂如社會般混亂,于是老師讓每個學生寫一個夢想。通過對每一個夢想的觀察、將上課傳授知識的方式改為興趣課、編排舞蹈音樂劇。讓每一個后進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