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總第169期 2021年3月 | 上一期 | |
第十版 專題·50周年 |
蔡福良 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 工會主席 1998年加入華茂
“1998年,華茂創(chuàng)辦了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。1999年,學校第一批師生開始在這個“大莊園”里耕耘、學習,我還記那時第一屆校足球隊每一個學生的名字,不知道他們現(xiàn)在怎樣了……”手里捧著熱乎的茶杯,57歲的蔡福良老師回憶著剛到校園里的情形,我卻在他的眼里看到了少年的模樣。
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
二十一年前,一群致力于培養(yǎng)適應國際社會發(fā)展的“未來人”的教育工作者,在寧波開墾出了一塊綠色的土地,播種下一片希望,這就是寧波華茂外語學校。在華外的發(fā)展歷程中,始終有一群人,他們與華外風雨同舟,一路相隨;甘愿奉獻,無怨無悔。當年,他們是意氣風發(fā)的年輕人,懷揣著激情與夢想來到蘇國外;如今,他們依舊堅守在華外各個崗位上,為華外的發(fā)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蔡福良便是華外發(fā)展的見證人之一。
1983年,蔡福良從杭州大學體育系畢業(yè),之后進入鎮(zhèn)海石化子弟中學工作。1998年,寧波華茂外國語學校成立,學校所具備的一流的教學教育設(shè)施在當時寧波轟動一時,各類體育設(shè)施也走在了全國前茅,在幾經(jīng)思想斗爭后,蔡福良老師還是決定去往對于自己發(fā)展可能更有幫助,對體育教學更有發(fā)揮空間的華茂學校。“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重要的決定,真應該謝謝那時的我”蔡福良老師向筆者講述著面試時的場景,連當時面試者的名字和面試內(nèi)容都記得清清楚楚,仿佛一切都只在昨日。
“進華茂的第一年,我就在第一屆的學生中挑選成立了足球隊,嚴格了訓練了一年后就拿到了全寧波中學生足球賽的冠軍。”蔡老師帶筆者走進了體育器材室,面對著櫥柜里滿滿的獎牌和榮譽,拿起了一個又一個,波瀾不驚地講述著。但筆者看得出來蔡老師對于那些獎牌的愛護,那些關(guān)于他和他學生的美好回憶。
教學相長,做出色的榜樣
作為華茂學校的一員老將,寧波市游泳協(xié)會副秘書長,蔡福良老師始終保持著過硬的專業(yè)技能,在體育教學方面樹立了一定的影響力。比起熱愛的足球,游泳也是蔡老師的“拿手絕活”。從1988年開始,他便開始從事幼兒、小學生的游泳培訓工作。2003年華茂學校成為寧波市教育局體育中考——游泳項目試點單位,蔡福良老師為游泳中考的考試標準、考試規(guī)則向教育局提出建議和方案,奠定了寧波市中考游泳項目的基礎(chǔ)。2003年至今,在蔡老師的指導和培養(yǎng)下華茂學校的游泳教練員水平逐年提高,眾多教練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。蔡福良老師更是作為華茂游泳館的“鎮(zhèn)館之寶”成為游泳培訓中困難生和問題學生的專職教練。撰寫論文有《輔助器材在蛙泳教學中在應用》、《如何解決蛙泳教學中學困生問題》、《合作教學法在蛙泳教學中在應用》、《蛙泳教學中輔助器材在深水教學的研究與實踐》。
“我希望學生能在我的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,更重要的是能通過這門課鍛煉到自己的身體,以及學到正確鍛煉身體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養(yǎng)成終生鍛煉的習慣,這才是我作為體育老師想要達到的最高的目標。如果我的學生都能熱愛體育,不排斥體育,積極去參加體育活動,就是我作為體育老師認為最幸福的事。”談及體育課,蔡福良老師認為首先得讓自己成為那個“可愛、可敬”的人,這樣才能激發(fā)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,讓學生期待他的體育課,愛上體育運動。
“足球相對于其它田徑、乒乓球這類運動來說它是一個團隊運動,足球最重要的就是團隊,踢了這么多年的足球,要教會學生的更多是團隊相互協(xié)調(diào)合作的重要性。而對于游泳,最重要的則是節(jié)奏的把控,和對學生耐力、韌性的訓練,幫助學生克服恐懼,進入水的世界?!睂τ谧约簾釔鄣膬身椷\動,蔡福良老師仿佛有說不完的話,他將大半生的時間都獻給了體育教學,同時也收獲了滿滿的成績。
蔡福良老師認為,在不同的項目和技能上,每個體育老師都有各自的特長,把自己所學的東西感染給學生,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。在課堂上,從體育的角度,讓學生和教師彼此體會到快樂,體育的目的不僅是健身,更多的是健心,達到身心受益。
“華茂有很好的體育設(shè)施條件,成立之初,就有了當時全國都鮮有的塑膠跑道和游泳館,如今各項運動設(shè)備更加齊全,這也是我當初選擇華茂的原因。”在如何發(fā)展體育健身,強身健體的問題上,蔡老師老師提議,要讓同學們在思想上重視起來,其次,體能的鍛煉不是一朝一夕,學生可以每天鍛煉半小時,不在于多,而在于積累,在于持之以恒。
“退居二線”,當好“服務(wù)生”
從2017年開始,蔡福良老師逐漸卸下教學工作,擔任華茂學校的工會主席。相對于教學,蔡老師自嘲現(xiàn)在確實要“輕松”了一點,但要想把工作做好,老牛也得加倍使勁?!白鳛楣飨钪匾堑膮f(xié)調(diào)教職工與學校的和諧關(guān)系,維護教職工的權(quán)益,充當那個第一時間就能響應的‘ 老娘舅 ’?!辈谈A祭蠋熣J為自己應當好那桶“萬金油”,讓教職工在有需要的時候都能想到他、找到他,敢于接納問題、解決問題?!皩W校有很多外地的老師,雖然已在寧波扎根了,但是逢年過節(jié)還是要回老家團聚的,春節(jié)的火車票特別難買,很多老師都因為買不到而急得團團轉(zhuǎn),我們就去和鐵路方溝通,來回的跑,終于幫教職工們都訂到了回家的票,我記得最多的一次是100多張,可累壞了。”蔡老師笑嘻嘻地說起那些經(jīng)歷,在他看來,能幫到同事們,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
雖然如今的工作重點已經(jīng)放在工會,但是學校要舉辦體育賽事、活動,蔡福良老師還是會自告奮勇地打頭陣,體育和教育仍然是生命里的一束光,讓平凡變得更加有意義。在采訪中,筆者發(fā)現(xiàn)蔡老師還是個十份注重自我管理的人,體育專業(yè)出身的他,職業(yè)習慣培養(yǎng)了他嚴謹?shù)淖黠L,周圍的一切都打理得有條不紊。上班、家務(wù)、健身,每天忙碌卻不失從容。令人佩服的是,他如今依舊保持良好的身材,基本每天都會跑上5公里,一有空就去游泳,還會和學生一起踢踢球,雷打不動。他告訴我們:“一定要鍛煉,健身的時間是擠出來的,堅持下來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變化很大。”如今,年近60的蔡主任,鍛煉起來,年輕人都望塵莫及,而且依舊在華茂的舞臺上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